“召召,俺上次反映的事情已經解決好了。前幾天人大代表還來走訪,關心進展情況來?!彼腔鶎尤舜蟠?,傾聽群眾心聲、解決群眾煩心事?!巴跏?,您看為這么點事可值當的,咱都退一步,鄰里和諧最重要……”作為“大總”,村里的鄉(xiāng)風建設、糾紛調解、公益志愿、美德傳承總有他活躍的身影。“家人們,今天帶大家看看俺們梧桐村的老石頭房子……”他是一村一主播的“小召書記”。
他就是杜集區(qū)石臺鎮(zhèn)人大代表、梧桐村黨總支副書記、村委會副主任孫召。
“召”之即來 為民代言促振興
他是一名退役軍人,5年的當兵經歷讓“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(zhàn)、戰(zhàn)之必勝”的責任擔當深深地流淌在血液里。
2021年,孫召當選為石臺鎮(zhèn)人大代表。他認為,將履職融入日常,沉下心走訪才能了解群眾最真實的需求、撲下身子去做才能干出實效。
2023年,他和村“兩委”試種中藥材白術2.5畝,在大家的精心和科學管理下,中藥材長勢喜人,成功為村集體增收6萬余元,效益十分可觀。這一成功實踐讓他看到了中藥材種植的潛力,也激勵村“兩委”進一步擴大中藥材種植規(guī)模,多次前往亳州學習考察,汲取寶貴經驗?;氐酱謇锖?,梧桐村先后組織村民種植薄荷、白術、丹參、白芷、紫苑、牡丹等多種中藥材110畝,2024年為村集體創(chuàng)收30余萬元,推動了集體經濟發(fā)展,更帶動村民鼓起自己的錢袋子。為提高本村紅薯、山楂等特色農產品知名度,他上陣代言,積極參加各類展銷及線上推廣活動,始終活躍在帶動集體發(fā)展、促進群眾增收的一線。
梧桐谷的通信信號問題一直備受群眾關注。這里是淮北市東部的旅游景點和打卡地,每天游客較多,但由于信號不十分通暢,游客的體驗感欠佳。孫召作為人大代表,積極對接相關部門,于2023年建成信號塔,有效解決梧桐谷內信號弱的困擾。
在和美鄉(xiāng)村建設過程中,孫召和村“兩委”共同完善梧桐村鄉(xiāng)村振興積分超市運營方案,明確評分模塊、評分標準、評分流程、兌換流程,與村內兩家超市合作,設立鄉(xiāng)村振興積分兌換超市,物品涵蓋生活用品、米面糧油等多個種類,實行臺賬化、透明化、標準化管理,方便群眾查詢及兌換。戶戶通道路、雨污管網、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等在征求群眾代表意見的基礎上已完成施工,建成梧桐“鄉(xiāng)創(chuàng)客”創(chuàng)意空間,搭建完成法治文化長廊……
作為基層人大代表,他始終堅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把“接地氣、察民情、聚民智、惠民生”當作工作標尺,辦好惠民實事,在履職路上深耕厚植、播種希望。
“總”是很忙 移風易俗樹新風
作為梧桐村的“大總”,孫召運用“三米巷工作法”,干好村里事,讓文明鄉(xiāng)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。
“三米巷”在梧桐村部附近,原本只有一米寬,空間狹窄,路面坑洼不平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腳泥,村民出行十分不便,被村民調侃為“一米巷”。2018年,為了解決村民出行問題,村“兩委”決定對道路進行拓寬,可因為要征用多戶村民的宅基地,意見始終不能統一。
可是,再難也得干!村“兩委”分好工,一家一家的走訪,一趟又一趟的勸說,其中有一戶先后跑了10趟還是沒能成功??墒俏嗤┐濉皟晌睕]有放棄,跑10趟不行就跑11趟,父母工作做不通就做孩子的,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,向村民談村里的困難和不足,講以后的發(fā)展和前景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。
終于,住在巷子里的老黨員武學軍被村干部們感動,支持道路拓寬工作。隨后,巷子里的黨員群眾紛紛響應,武學軍、祖百芬、祖百民等等七戶村民讓出宅基地,拆除院墻80多米,一分錢賠償都不要,把自己的小家置身于梧桐村這個大家的發(fā)展建設中。這才有了如今3米余寬、80米長的平坦道路。
“三米巷”的拓寬,不僅是修了村里的一條路,更串起了村民和睦友好的心路,打通了梧桐村的發(fā)展之路,在村民們心中埋下了和諧禮讓的種子。
2023年,梧桐村“兩委”想為孩子們打造一個七彩周末課堂,為畢業(yè)的大學生和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的青年們打造青年之家,苦于沒有場地,一直沒有成行。孫召了解到村中青年黨員王全在外地打工,他父母把奶奶接到新房居住照顧,家里空置出了一個院子。孫召就找到王全,講“三米巷”的故事,講成立七彩周末課堂和青年之家的好處。王全說,“村里的長輩們都能讓出一個三米巷,我怎么就不能讓出一個房子呢?”于是,他把自家的房屋挪出來,無償交給村里使用。
近年來,梧桐村中像這樣為了村莊發(fā)展,無償讓出自身利益的事情數不勝數。孫召自己讓出100平房屋建設非遺工作室、祖全軍讓出100平房屋作為農家書屋、孫建平200平、孫文建300平……出屋的、出力的,為村集體節(jié)省支出600余萬元。
“三米巷”蘊含的謙和、禮讓,是對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(fā)揚,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行動密碼?,F在的梧桐村村容村貌越來越好,鄉(xiāng)村產業(yè)越來越多,鄰里關系越來越和諧,村民笑容也越來越美。
“播”好聲音 干部提能譜新篇
在梧桐村這片鐘靈毓秀之地,山水相依,人和景明。將梧桐村的故事娓娓道來,借宣傳之力吸引八方來客,這不僅是“小召書記”心之所向,更是梧桐村村民的共同期盼。作為土生土長的梧桐村人,孫召念茲在茲。
2024年,恰逢杜集區(qū)大力推行“一村一主播”培育計劃,石臺鎮(zhèn)積極響應,聯合自媒體運營企業(yè),自2024 年7月起打造“小召書記”抖音賬號,致力于宣傳村內文旅資源、農產品、美食等。截至目前,該賬號已擁有 8100 余位粉絲,累計發(fā)布作品30個,收獲點贊3萬余次。同時,積極探索 “直播+農產品”“直播+文旅”等創(chuàng)新模式,借助“團團直播間” 平臺,全力推介梧桐紅薯、山楂等優(yōu)質特產以及磐石巷、三米巷、梧桐谷、彩石矩陣等文旅景點,帶動了本地農業(yè)、文化與旅游產業(yè)協同發(fā)展。
石臺鎮(zhèn)把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作為縱深推進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的重要抓手,著力培養(yǎng)一支提筆能寫、開口能講、遇事能干的“三能型”村級干部隊伍,賦能鄉(xiāng)村振興。孫召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。
在梧桐村“兩委”的共同努力下,共同提煉“三米巷工作法”。近年來,梧桐村持續(xù)完善基礎設施,提升村容村貌。深化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,積極爭取項目扶持資金硬化道路19公里,鋪設石板巷道5公里,安裝太陽能路燈280盞,基礎設施不斷完善。建成環(huán)山公路7公里及環(huán)山步道4.5公里,為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產業(yè)夯實基礎。積極踐行“發(fā)展為了人民,發(fā)展成果人人共享”的理念,常態(tài)化為全村80歲以上老人繳納城鄉(xiāng)居民基本醫(yī)療保險,為70歲以上老人代繳意外險,向80歲以上老人發(fā)放生日蛋糕卡,為高考優(yōu)秀學生進行表彰獎勵。梧桐村先后榮獲安徽省美麗鄉(xiāng)村示范村、安徽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先進集體、淮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,2023年10月入選安徽省首批和美鄉(xiāng)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。
一審:王倩雯
二審:趙玉琳
三審:張 良